在亲密关系中成长

点击数:

在亲密关系中成长

为什么本应该带来美妙体验、快乐享受以及甜蜜回忆的亲密关系,却往往带来的是失望、痛苦、甚至怨恨?

——罗兰·米勒

人际关系多种多样,我们有父母、有师长、有朋友,还会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医生、店员、公务员……,我们还有知心朋友和爱人。这其中有那么一小部分是亲密关系。我们的网站去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讨论了“学习爱”的主题。“爱”与“被爱”是人的基本需要,爱情在亲密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然而一些人并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关系,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有处理好。

如果说影响这种亲密关系的原因,我个人认为莫过于早期经历。1969年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就发现幼儿对其主要抚育者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(依恋类型)。某些婴儿在饥饿、尿床或受到惊吓时,总能得到悉心照顾和呵护,这些婴儿通常能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,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,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。某些婴儿的抚育者对婴儿有时热情关注,有时却心不在焉,甚至根本不出现。这些婴儿日后会对他人产生焦虑、复杂的感情,这就是所谓的焦虑-矛盾型依恋类型。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,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。还有的抚育者在照顾孩子时,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,孩子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,他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,表现出回避型依恋。日后他们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,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。研究者认为个体早期的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,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幼时的反应方式(Hazan & Shaver, 1987)。个体的童年经历和成年后的依恋类型是一致的。安全型的人一般对自己或他人都有积极的看法,记忆中的父母充满爱心,提供支持。相反,不安全类型的人认为他人不靠谱或不能信任,记忆中的父母也是矛盾和冷漠的。安全型的人能更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,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;而不安全型的人担心被拒绝、或不喜欢亲密接触、或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。依恋模式的分类还有很多种,这并不重要,关键是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是这样的。

至此,可能大家已经找到了一点点自己的依恋模式的影子。看看你的恋爱吧,是不是也带着这些影子。如果你的恋爱总是出问题,不妨内省一下自己。内省的结果可能是我的童年似乎真的有点问题,那怎么办呢?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,当然就可能被改变。好的关系对象能够让你的依恋模式发生好的变化。

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抚育者,但是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,也许我们就可以努力做些什么。如果你无法做些什么的话,当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如果愿意的话,你还可以读读罗兰·米勒和丹尼尔·珀尔曼著的《亲密关系》。祝愿各位在亲密关系中快乐成长。

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  地址: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
电话:0871-65916810